产品展示
行业新闻
电机行业迎来节能新时代
  节能减排在中国已成风潮,这个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极受关注,尤其是电力行业。其中,电机系统由于节能潜力巨大,用电量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60%。我国80%以上的电机产品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5个百分点,已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十一五”十大节能项目,其目标是到2010年将中小型电动机的效率从87%提升到90%~92%。由此,我国电机行业必将迎来节能风暴。

  政策推动技术发展

  在产业政策方面,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行业的项目进入;对项目建设设立更加严格的能耗、水耗、环境、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质量、技术等标准,重点加强能耗评估和环评审批,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取消高耗能、高排放等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出口退税率,调整、发布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的政府采购清单,对部分节能产品由优先采购调整为强制采购;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和大力推广电力节能调度、合同能源管理、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等新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处副处长高健表示:“作为节能主管部门,我们2008年准备继续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这项工作从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很明显,但是从短期来看,由于初始投资大等因素的制约,企业的积极性易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会在经济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经济政策不仅是指财政的政策体系,也包括对信贷和税收的完善。信贷主要通过银行完成,做节能服务产业的企业可以向华夏银行等提出贷款申请。我们还想针对高耗能行业筛选一些节能效果好的项目做一个技术指导目录,并针对这些技术做一些示范项目,在经济上给以支持,以此来解决企业对这些节能技术的效果、安全性、可靠性等的疑问。”
由此可见,这些政策和具体措施无疑将从资金、技术等角度对电机节能予以支持,让电机生产企业以及用户愿意支持电机节能工作,而针对电动机节能的标准及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则给了电机企业一定压力,使其不得不走向节能。

  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我国于2002年1月10日即出台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国家标准(GB18613-2002),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并于2006年底完成了该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完成的新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已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目标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和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690伏及以下电压,50赫兹三相交流电源供电。其中,能效2级和3级的额定功率在0.55~315千瓦范围内,能效1级的额定功率在3~315千瓦范围内。
  据悉该能效标准首次制定了由高到低1、2、3级的能效级别,其中能效3级对应于欧盟EFF2,是当前我国的强制标准,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产品将不能生产;能效2级对应于欧盟EFF1,与美国Epact高效电机水平相当。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效电机、节能电机,一般是指能效2级以上的电机。
  现在,大部分电机企业要达到新标准中的3级并不难。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该标准实施之日起4年后,2级标准将替代现在的3级标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因此,电机企业应该为此早做准备。
  目前,我国还正在积极准备电动机能效标识的实施,最终将形成以强制性的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和自愿性产品认证作为规范电动机市场、促进高效电动机发展的策略手段。